来自唐代的补肾良方:五子衍宗丸

  2016-12-29  云南中医微信  阅读   

  本文为《精品国药》专栏第19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从2016年开始,二胎政策全面实行,这对很多想要二胎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喜讯。然而,对于那些错过最佳生育年龄的家庭来说,当国家政策和自身经济条件都允许后,他们却开始面临“二胎不是你想生就能生”的窘境!那么,备战二胎,你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呢?快来看看中医专家们的专业建议。

  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生殖能力

  中医理论认为“肾主生殖”,男女的生殖能力都是由肾中精气的盛衰所决定的,肾精气充足,生殖能力就旺盛,肾精气亏虚,生殖能力就下降。针对年龄因素造成的生殖机能减退,从中医治疗经验看,可以通过补肾进行调理,补足肾动力。临床治疗中,含有子类中药的中成药就具备补肾助育的功效,比如五子衍宗丸。

  国药典故

  五子衍宗丸起源于唐代道教《悬解录》,此书中记载了张果献给唐玄宗的圣方“守仙五子丸”,即五子衍宗丸的前身。故事是这样的:道士张果(即张果老)将此方献给唐玄宗,唐玄宗服用此方后感觉“神通气达,精力旺盛”,生育了23个儿子、29个女儿。五子衍宗丸也从此风靡唐朝皇室,成为唐朝宫廷养生保健上上之品,造就了大唐的子嗣连绵。

  五子衍宗丸也因添精、补髓、益肾的功效,被誉为“古今种子第一方”。可以这么说,早在千年以前,五子衍宗丸就已是宫廷中著名的补肾良方,是中医治疗阳痿不育、遗精早泄等肾虚精亏证的代表方剂之一。历代多位医家均盛赞五子衍宗丸的补肾养生功效,明代医家王肯堂云:“药止五味,为繁衍宗嗣种子第一方也”。张时彻在《摄生众妙方》中说:“男服此药添精补髓,疏利肾气,不问下焦虚实寒热,服之自能平秘。有人世世服此药,子孙繁衍遂成村落。”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宫廷五子衍宗丸秘方就此流落民间,其制作技艺辗转被民间中医收藏,后经老一辈药工以师徒相授的方式代代相传,历经千年的积淀。

 

  药名的由来

  小小药丸怎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呢?这得从“五子”说起!五子衍宗丸组方中的五种中药材分别为枸杞子、菟丝子(炒)、覆盆子、五味子(蒸)、车前子(盐炒),五种中药材又叫“五子”,皆为植物种仁,味厚质润,既能滋补阴血,又蕴含生生之气,性平偏温,擅于益气温阳。

  君臣佐使

  五子衍宗丸

  【成份】枸杞子、菟丝子(炒)、覆盆子、五味子(蒸)、车前子(盐炒)。

  【方解】

  君药——

  菟丝子:温肾壮阳,固精缩尿;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臣药——

  五味子:补中寓涩,敛肺补肾;

  覆盆子:甘酸微温,固精益肾;

  佐药——

  车前子:渗湿浊清,泻而通之;

  该方以性温味甘的菟丝子和性平味甘的枸杞子为君,以补肾益精;覆盆子、五味子为方臣药,均属性温味甘而酸,覆盆子滋精,五味子生血,两药虽温但不热不燥,共起温和泌精滋肾之协同作用;车前子是该方中唯一味甘性微寒之品,为佐药,起利尿固精之效,同时以微寒之性,对方内其它药材的温性略起制约作用。五种药物相配伍,有温补肾气以填精益髓、固精缩尿、涩精止遗之效。此方不燥不腻,久服延缓衰老,延年益寿,无上火之弊。

  临床应用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五子衍宗丸不仅可用于肾精亏虚、肾阳不足、精关不固的男性不育症患者,对于因劳累出现滑遗不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精神萎靡等症状的患者也可应用。此外,此方对于须发早白、少年早衰,老年元阳不足、精气虚衰,女性不孕症、滑胎,小儿遗尿症,神经衰弱症等也有不错的疗效,一些蛋白尿(泡沫尿)、痛风性肾病、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凡是辨证属于肾虚精亏者皆可应用。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中医出版”微信公众号,由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编校排版并推荐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诚邀中医药界同仁进行原创投稿!(投稿:ynzywx@qq.com)】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责任编辑:李艳娅
相关阅读
防治前列腺增生症应从补肾健脾活血散结着手
2020/03/06  国医在线
这十大祖传名方,补肾止咳治失眠,堪称国宝!
2018/12/25  国医在线
这个部位,拉的越多,肾就越好,男女都适合
2018/01/17  国医在线
补益肝肾的“牛奶母”——覆盆子
2017/02/14  云南中医微信
今日聚焦
这位29岁中医师的号为啥挂不上?
2015/07/21  健康报  14906阅读
脾虚女人老的快,调补气血春常在
2015/07/17  秦竹  13143阅读
云南省“第四届优秀青年中医”评选网络投票正式启动!
国医大师李济仁:自制“心血管”茶喝了40年,老年病都消了
重视产后调理,别让“月子病”相伴一生
2016/03/22  国医在线  982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