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泻下剂 相关结果如下
<font color='red'>泻下剂</font>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胃肠积滞,荡涤实热,或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以治里实证的方剂,统称泻下剂。本章方剂是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的理论而立法的。属于八法中的下法。 形成里实证的病因不一,有因热而结者
2014-01-12  237阅读
<font color='red'>泻下剂</font>——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 出自《伤寒论》 【组成】大黄酒洗,四两(12g) 厚朴去皮,炙,半斤(24 g) 枳实炙,五枚(12g ) 芒硝三合(9g)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现代用法:水煎
2014-01-12  314阅读
<font color='red'>泻下剂</font>——大黄牡丹汤
大黄牡丹汤 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四两(12g) 牡丹一两(3g) 桃仁五十个(9g) 冬瓜仁半升(30g) 芒硝三合(9g) 【用法】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右少腹
2014-01-12  260阅读
<font color='red'>泻下剂</font>——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 出自《伤寒论》 【组成】大黄去皮,六两(10g) 芒硝一升(10g) 甘遂一钱匕(1g) 【用法】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现代用法:水煎,溶芒硝,冲甘遂末服)。 【功用】泻热逐水。 【主治
2014-01-12  145阅读
<font color='red'>泻下剂</font>——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汤 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三两(9g) 附子炮,三枚(12g) 细辛二两(3g) 【用法】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寒积里实证。腹痛便秘
2014-01-12  164阅读
<font color='red'>泻下剂</font>——温脾汤
温脾汤 出自《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大黄 五两(15g) 当归 干姜各三两(各9g) 附子 人参 芒硝 甘草 各二两(各6g) 【用法】上七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服,日三(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主治】寒积里实证。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
2014-01-12  123阅读
<font color='red'>泻下剂</font>——麻子仁丸(脾约丸)
麻子仁丸(脾约丸) 出自《伤寒论》 【组成】麻子仁二升(500g) 芍药半斤(250g) 枳实炙,半斤(250g) 大黄去皮,一斤(500g) 厚朴炙,去皮一尺(250g) 杏仁去皮尖,熬,别作脂一升(250g) 【用法】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现代用法:上
2014-01-12  240阅读
<font color='red'>泻下剂</font>——济川煎
济川煎 出自《出自景岳全书》 【组成】当归 三至五钱(9~15g) 牛膝二钱(6g) 肉苁蓉 酒洗去咸,二至三钱(6~9g) 泽泻一钱半(4.5g) 升麻五分至七分或一钱(1.5~3g) 枳壳一钱(3g) 【用法】水一盅半,煎七分,食前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温肾益精,润肠通
2014-01-12  153阅读
<font color='red'>泻下剂</font>——十枣汤
十枣汤 出自《伤寒论》 【组成】芫花熬 甘遂 大戟 各等分 【用法】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后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现代用法:上3味等
2014-01-12  193阅读
<font color='red'>泻下剂</font>——黄龙汤
黄龙汤 出自《伤寒六书》 【组成】大黄(9g) 芒硝(12g) 枳实(6g) 厚朴(3g) 当归(9g) 人参(6g) 甘草(3g) (原书未著用量) 【用法】水二盅,姜三片,枣子二枚,煎之后,再入桔梗煎一沸,热服为度(现代用法:上药加桔梗3g 生姜3片 大枣2枚 水煎,芒硝溶服)。 【功用】攻下通
2014-01-12  26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