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茂医学”文化学术品牌与现代价值探析

  2015-08-26  国医在线  阅读   

侯宾  葛元靖  崔瑾

(本论文荣获“第二届兰茂中医药发展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

  【摘要】2014年4月,郑进教授在首届兰茂中医药学术发展论坛上,旗帜鲜明的提出了“兰茂医学”学术品牌并进行了深入阐述,学界为之鼓舞。为进一步加深同行和社会对“兰茂医学”文化与学术品牌的认知,此文从“兰学”研究的学术回顾,“兰茂医学”的现代价值两个维度进行粗浅分析。

  笔者认为兰茂文化品牌仍然没有形成聚合力,没有进入云南文化建设高层智囊视野中。要充分认识和领会 “兰茂医学”的现代价值:是云南鲜亮的文化名片,是云南中医药独特的学术品牌,是云南中医学鲜明的医药特色,是云南医药经济发展的科技优势,是云南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显著的健康标志,是云南中医药文化和学术品牌打造的聚焦点。要以“兰茂医学”品牌统领发展格局,通过系列的主题活动,把兰茂中医药文化与学术品牌立起来、亮出来、强起来。用实际行动和工作实绩来落实《云南省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2012-2020》和云南发展中医药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让兰茂医学普惠天下苍生。

  【关键词】兰茂医学;学术品牌;现代价值;中医学。

  2014年4月,首届兰茂中医药学术发展论坛在昆明举行,旗帜鲜明的亮出了“兰茂中医药学术论坛”的招牌,这是我省多年来对兰茂医学研究非常隆重的一次学术盛会。然而时隔一年,中医药行业和社会对兰茂中医药学术文化品牌打造的认知度仍然不高,氛围不浓,实乃憾事。兰茂中医药文化与学术品牌对于云南而言,意义非同寻常,此文试图进行粗浅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兰茂医学”文化与学术品牌塑造的迫切性

  (一)“兰茂医学”的提出与内涵

  据笔者所知,“兰茂医学”概念完整提出并深入阐释,首推民族医药研究专家郑进教授的《兰茂医学与云南中医学》一文,该文是首届兰茂医学中医药学术论坛的大会交流论文,为论坛开篇倡导力作。

  郑进教授指出:“兰茂遍历云南,尝尽百草,对千百年来云南各个少数民族的宝贵医疗经验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整合,奠定了云南地区常见、多发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将云南地方性医学的发展推至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在云南本土医学之中最具代表性,故本文将兰茂及其地方性医学著作所表达的学术思想统称为‘兰茂医学’。”[ 郑进,罗艳秋,熊金富:兰茂医学与云南中医学,首届兰茂中医药发展学术论坛论文汇编,2014年4月。[1]

  笔者以为,兰茂医学是中医药学与云南地方医药的融合,是中原文化与边疆多民族文化结合的结果,具有传承和延续性,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医学系统。兰茂医学是兰茂医药学术思想的统领,还应包括其产生的文化、社会、经济以及政治影响。

  (二)“兰学”研究与学术活动回顾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繁荣成为软实力打造的重点,时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名人经常被地方政府发展经济贴为吸引关注的标签。兰茂的故地嵩明县也不例外,当地政府先后举办过兰茂文化节和学术会议。同时,一些政府组织和兰茂的学术研究组织也举办过学术研讨会,在此,简要梳理如下:

  1、1983年举办兰茂学术纪念会。这是至今可查最早一次兰茂中医药学术研讨纪念会。1983年6月,由云南省卫生厅、省中医学会和曲靖地区、嵩明县卫生局等21家单位联合发起,有154名专家、学者和医务工作者参加的兰茂学术纪念会在兰茂故乡—嵩明举行。省卫生厅厅长李景阳在会上作了学术发言,詹文涛等21人作了学术交流,省卫生厅等七个单位为兰公祠赠匾,省中医学会会长魏述征等老前辈为兰公祠题词,与会者在兰公祠内种下了松柏和药物标本。会后,《曲靖地区医药资料》辑录了会议的学术成果。兰茂医药学术纪念会的召开,推动了“兰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学术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1997年嵩明县举办兰茂学术研讨会。省、市、县的30多名“兰学”研究者和热心人聚集一堂,畅谈“兰学”研究心得,总结成果提出新的课题。

  3、2005年11月27日,嵩明县举办首届兰茂文化节。文化节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和招商引资洽谈。当时的媒体报道了活动情况,省委副书记王学仁出席开幕式,并为嵩明县兰茂药物科技园和云南爱因森软件职业学院两个项目奠基培土。嵩明县与国内外投资者签订了32个项目协议书,协议总投资达46.99亿元。项目包括马来西亚绿野集团建设的“绿野仙踪”园项目,美国波尔公司的花卉种植项目,荷兰温得迷尔公司及安祖公司的花卉种植、研发项目,中国台湾宝岛眼镜光通有限公司的光学冷加工项目,龙润集团的中国酒城及药物园区建设项目,爱因森软件职业学院的职业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等。[2]

  可查资料显示,2005年5月11日嵩明县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云南嵩明兰茂文化资源研发传播项目商业计划书”项目,名称为“云南嵩明兰茂文化资源研发传播中心”,包含五个子项目:一是兰茂文化资源研究开发中心;二是兰茂药物园;三是规模化药材基地;四是兰茂中药厂;五是兰茂保健品厂。项目主体内容均与中医药密切相关。在本次文化节活动中,与中医药相关的就是龙润集团的中国酒城及药物园区建设项目。

  4、2010年9月6日,云南省文联举行兰茂学术暨《状元神医兰茂》剧本研讨会。[3]由文天禄、杨兆模、孔德荣3位学者共同编著的电视文学剧本《状元神医兰茂》,共54集。整部剧本紧扣兰茂医道人生主线,气势恢弘,情感激荡,较好地勾勒出兰茂这一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也是首次借助影视剧的手段宣传兰茂的卓越成就,对宣传云南、提升云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5、2011年9月17日,“中医中药中国行”暨兰茂中医药文化节在嵩明启动,云南省中医管理局局长郑进出席并讲话。为期9天的活动深入农村、社区、家庭,开展贫困山区送医送药、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员培训以及中医药知识技能竞赛等。[4]

  6、2014年1月8日,嵩明县委宣传部举办兰茂文化座谈会。来自嵩明文化界、文史界、旅游界、教育界的20余名人士出席座谈会,著名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昆明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黄自廉,云南传统蒙学研究会会长、云南日报文艺部主编、国学学者郑千山,云南艺术学院教授陶增义应邀出席。嵩明县委宣传部部长王亚方主持座谈会。座谈会上,三位专家分别从兰茂集整理与出版、兰茂传奇的创作与演绎、兰茂与书院文化、兰茂与养生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

  7、2014年4月12日,首届兰茂中医药发展学术论坛暨云南省中医药界学术年会在昆明召开。[5]全省中医药专家、学者齐聚昆明,共享兰茂医药健康智慧。国内知名专家,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汉董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教育专家金世明主任医师等应邀出席并奉上了珍贵的学术大餐。此外,论坛还邀请了省内知名中医药、民族医药、中西医结合、针灸方面的专家与会者做学术报告。期间,还举行了优秀学术论文交流活动。本次论坛整合了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云南省针灸学会、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资源与力量,共同就国内外中医药发展的趋势,中医药、民族医药的传承和创新理论与实践,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理论创新和产业发展,民族医药科技工作者的学术经验与积累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云南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张笑春到会讲话,本次论坛300余人参会,省市有关领导出席。论坛由省卫生厅副厅长、中医管理局局长郑进总体策划组织。

  8、2015年3月18日,嵩明县2015年兰茂文化研讨会在杨林镇政府召开。[6]会议通过现场观摩兰茂纪纪念馆改扩建工程及兰茂文化长廊后,再召开座谈会的形式总结2014年度兰茂研究会工作,交流和部署2015年兰茂文化工作。座谈会由县委宣传部部长王亚芳主诗,省市专家学者代表、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分管领导、杨林镇分管宣传文化领导、宣传委员、文广中心主任、兰茂研究会会员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大家热烈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为杨林兰茂文化的发展出谋划策。

  (三)“兰茂医学”研究的现实需要与迫切性

  从上述这些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看,以往的活动没有连续性和系统性,缺乏有效的上层设计,兰茂文化品牌仍然没有形成聚合力,没有进入云南文化建设高层智囊视野中。

  公开资料显示,嵩明县兰茂研究会,成立于2003年9月,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005年也成立了“云南省兰茂研究会”,但公开的信息甚少。2014年嵩明县兰茂研究会紧紧围绕兰茂文化“七个一”工程开展工作。其中, 邀请中央电视台拍摄宣传兰茂医药养生为主题的宣传片。 9至12月邀请央视一套《生活早参考》栏目、二套《生财有道》栏目、四套《中华医药》栏目、七套《乡土》栏目围绕兰茂养生食疗等内容开展拍摄工作。2015年,嵩明县兰茂研究会围绕兰茂文化“10个一”工程开展工作。其中包括建设一个兰茂药草园和开展一次兰茂中医药技能大赛。

  上述活动中,与中医药相关的兰茂文化学术活动举办了三次,主题不一,连续性不强。在学界,兰茂的医药学术思想研究早已有之,但总体呈分散状态,个人研究较多,没有形成合力,没有较高层次的组织和团队支撑。

  综上述,兰茂医药文化和学术品牌的打造,特别需要省级医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整合民智,建言献策,输出政策咨询并影响政府决策。

  可喜的是,身为中医药、民族医药专家的郑进教授,认识到兰茂医学的发展现状,作为执掌云南中医药管理的带头人,他倡导发起了2014年的兰茂中医药学术发展论坛,效果显著。

  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打造兰茂医学文化与医学学术品牌,出于深深的中医药情怀和发展使命。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立足于当下云南发展的大好形势,必须把兰茂品牌立起来、亮出来、强起来。以“兰茂中医药”招牌统领发展格局,落实《云南省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2012-2020》和云南发展中医药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

  二、“兰茂医学”文化与学术品牌的现代价值

  (一)“兰茂医学”是云南鲜亮的文化名片

  兰茂一生著述丰硕并躬身实践、呕心沥血,于医药、韵律、阴阳、地理、丹青、文学、戏剧、军事亦皆通晓,是云南历史上不折不扣的文化名人。他的著作留存并影响深远,他的文化学术思想对云南的文化、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关系生命健康的中医药文化,是集大成者,影响力无人能及。

  兰茂文化应该成为云南文化软实力的鲜亮名片,以打造“兰茂医学”文化为切入点,带动“兰学”发展,云南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推进“一路一带”和“桥头堡”战略实施,落实《云南中医药行动计划(2014-2020)》和云南发展中医药大会精神,一定要把云南中医药文化名人树立起来,重振我们的文化自信。

  (二)“兰茂医学”是云南中医药独特的学术品牌

  鉴于人们对兰茂学识和人品的推崇,社会对 “兰学”研究蔚然成风,从明、清至今,“兰学”一直绵延不断。明正德《云南志》称兰茂有“滇人多传之”的书籍11种,明万历年间,浙江、山东、山西等地都有《韵略易通》的刻本。兰茂中医药学研究更早,明嘉靖年有《滇南本草》最早的抄本。从康熙丁丑(1697年)至光绪丁亥(1887年)的二百余年间,就有六种抄本和一种刻本在滇省广为流传,并通过中原传入国外。云南历来重视对《滇南本草》的研究和利用。从50年代起,省卫生厅组织专家,历时近20 年完成了《滇南本草》三卷整理本的出版工作。后来各种研究著作陆续问世。

  20世纪80年代起,对兰茂医学的研究转向了对其学术特色、方药运用特点、药物辨性、养生理念、附案研究等方面。比较有代表的有:朱兆云、赵毅等主编《滇南本草》图册;曾育麟《<滇南本草>、<玉龙本草>收载几种云南习用中药的考正》;杨国祥、马培洲《浅论<滇南本草>的学术特点及其影响》,杨国祥、吴宗柏《浅谈<滇南本草>附方》;楚更五、李平《<医门擥要>主要学术观点的研究》,《<医门肇要>主要内容的统计分析》;张晓琳、楚更五《<医门孽要>中附子方药运用的特点探要》;姜毅《兰茂养生治病学术思想在肿瘤防治中的应用》;胡晓、肖林、张秋云《<滇南本草>对现代云南医药的研究和利用价值》;赵荣华、戴万生《滇南本草附方统计分析》;诸葛连祥《学习<滇南本草·卷一>》方药运用的体会;魏均娴、杜元冲《<滇南本草>的整理及植物药实验研究和开发应用简介》;王寅、盖沂超、 张晓琳《从<滇南本草>谈云南地方中医药发展的思考》;李斯文《兰茂果蔬养生思想初探》。等等

  兰茂中医药学术思想影响深远,明清医家直到民国的云南四大名医以及后来新中国学校教育的中医药人才,无不受其熏陶。兰茂医药学术思想是云南独特地域时空环境下产生的,保持中医药主体理论下,融会贯通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地方医学理论,鲜明独特。

  (三)“兰茂医学”是云南中医学鲜明的医药特色

  兰茂医学精通,成就卓杰。《滇南本草》最早的抄本载药274种,整理本载药544种,附方600余首。是一本药物与方剂结合,便于使用,有独创性的药物学专著。兰茂为了著书采药,几乎踏遍了云南全境:东至滇黔川边界,南达中老边境,西临中缅边界,北至金沙江两岸。

  《医门揽要》共二卷。上卷专论脉法,载望、闻、问、切四诊,总论及脉诀歌。下卷论方症,主张疗疾要从实际出发,诊断要全面慎思。每症先论病理,再予临床处方。其复方配伍精当,单方简易实用,无不体现兰茂渊博的学识和精到的诊疗经验。

  兰茂医学是地方医学的杰出代表,是治疗地方病和多发病的理论源泉。明清以来的云南人是兰茂医学的受益者和认同者,兰茂医学文化已经渗透到云南多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

  郑进教授认为兰茂的医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天人相应、三因制宜;兼容并蓄、相得益彰;方药精简、灵活多变;扶助阳气,重调脾胃;药食同源、调治并进。”“兰茂医学推动了中医学学术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有利于探寻云南道地药材品种的迁徙演变。”[6]笔者以为这是对兰茂医药学思想比较完整的总结,充分体现了地方医学特色。这是我们云南中医药界今后为之努力的方向。

  (四)“兰茂医学”是云南医药经济发展的科技优势

  学界专家一致认为,兰茂最为引人注目的成就是中医,他所著的《滇南本草》,比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早142年,《滇南本草》与另一著作《医门覧要》在祖国医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许多种草药及其验方至今被医家广为推崇和使用,成为后世产品研发的土壤。著名品牌云南白药以及杨林肥酒、灯盏花、虎力散等均来源于此。

  尽管云南白药成就了现代著名制药企业,但云南医药产业的发展,与“动植物王国”和“生物基因宝库”极其不匹配,其成果只是九牛一毛。我们没有把兰茂医学的富矿挖掘出来。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云政发[2015]27号)指出“推进‘云药之乡’建设,将中药(民族药)产业培育成为富民兴滇的新兴产业”、“建成国际化天然药物产业基地”,这些目标实现离不开对“兰茂医药学”的潜心研究。云南的生物医学产业要以“兰茂医学”为轴心转,推出有分量的、有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产品。

  (五)“兰茂医学”是云南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显著的健康标志

  兰茂在《滇南本草》序中云“……留心数年,合滇中蔬菜草本种种性情,并著《医门览要》二卷,以传后世”。云南省中医院的李斯文教授研究指出:“本土特产,药食兼用。奇方妙药,果腹解疾。”兰茂所著全书500余味药物中,药食兼用者首推瓜果蔬菜,其中水果类计约20余种(水果以第一卷居多),瓜豆类约30余种(瓜豆以第二卷居多),蔬菜类30余种,瓜果蔬菜约占全书总录近20%,可见先生“于滇中所产之灵药百草,无不备极精研,区类辨性”,为后世果蔬养生提供了翔实的资料。[7]

  兰茂数十年积累的果蔬养生思想,贯穿于整部学术巨著之中。书中所蕴含的中医文化的精髓,实属现代保健之灵魂,特别值得现代人认真研究推广之。

  兰茂的医学养生思想符合现代医学“绿色疗法”的回归,食疗重于医疗,养重于治,是现代医学健康绿色生态疗法的显著标志。我们应该更多研究并利用兰茂先生的养生智慧,为民众排毒和净化医疗环境。

  兰茂医学是云南生物医药核心竞争力的营养源泉,是云南中医药发展的风向标和带动力。

  (六)“兰茂医学”是云南中医药文化和学术品牌打造的聚焦点

  文化名人最具有号召力和民众亲和力,符合现代传播学的品牌代言效应,传播力很强。所以,打造“兰茂医学”文化与学术品牌具有天然的历史与人文优势,要精心设计活动,将文化核心沉淀其中,通过活动传扬文化精神。

  目前,除了办好现在的兰茂中医药发展学术论坛外,还要设立主题系列活动,如:

  1、兰茂之声——中医药文化发展国际高峰论坛(或是“兰茂之声”国际讲坛)。论坛对象:国内外中医药顶级专家、大师和中医药官方领导以及中医药杰出贡献者。

  2、兰香聚慧——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节。对象为云南青年大学生,影响了大学生,就影响了一代年青人。

  3、兰茂之道——中医药大众养生节。对象为市民、大众,提高社会受众面和影响面。

  4、兰网情深——中医药文化与信息化发展论坛。将现有的“云南中医”、“国医在线”等新媒体平台进一步整合,打通新媒体信息网络平台,让兰茂医学传播世界。

  5、兰韵悠悠——兰茂医学研究会。对象为广大中医药医疗工作者、科研人员、医学院校师生、兰茂医学爱好者等,以学术沙龙形式带动学习和研究气氛。省级兰茂医学研究会→州市研究分会,高校、科研单位、药企研究分会→民间研究小组。

  通过活动丰富内涵,提升影响力。通过活动,鼓舞士气,凝聚人心。一切都是围绕郑进教授希望的:“传承传统医学,梳理云南本土医学发展脉络;突破地域限制,推广云南地方中医药的区域特色;加大研究力度,促进云南地方本草的开发利用。”[8]目标展开。

  为此,笔者建议,尽快挂牌建立省级“兰茂中医药研究中心”、“兰茂中医药科研转化基地”、“兰茂中医药博物馆”、“兰茂医药文化与信息化传播中心”、“兰茂中草药种养殖发展联盟”、“兰茂中医药与旅游养生基地”等。

  尽快建立制度,营造环境,设立并启动“兰茂医学”研究基金。重赏致力于兰茂医药学研究与发展的个人和集体,让兰茂医学强大起来,让兰茂医学普惠天下苍生。

  总之,集中力量打造“兰茂医学”文化与学术品牌,整合资源,抱团发展,是落实省委书记李纪恒发展中医药大会讲话精神:“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是云南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云南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是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有力举措,是云南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重要内容,是云南与周边国家加强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9]的责任之举和历史担当。

  参考文献:

  [1] 郑进,罗艳秋,熊金富:兰茂医学与云南中医学,首届兰茂中医药发展学术论坛论文汇编,2014年4月

  [2] 嵩明32项目引资近47亿,王学仁出席首届兰茂文化节开幕式,云南日报网,http://paper.yunnan.cn/html/20051127/news_88_699559.html

  [3] 让世界认识云南的神医,省文联举行《状元神医兰茂》研讨会,新浪网,http://qcyn.sina.com.cn/travel/ydyn/2010/0910/1450239141.html

  [4] 云南:借兰茂品牌打造中医药强省,搜狐网,http://roll.sohu.com/20110919/n319802377.shtml

  [5] 首届兰茂中医药发展学术论坛暨云南省中医药界学术年会在昆明召开,云南网,2014年4月12日,http://yn.yunnan.cn/html/2014-04/12/content_3170426.htm

  [6] 嵩明县2015年兰茂文化研讨会在杨林镇政府圆满召开,中国嵩明网,http://sm.km.gov.cn/jrsm/sjdsz/ylz/614728.shtml

  [7] 郑进,罗艳秋,熊金富:兰茂医学与云南中医学,首届兰茂中医药发展学术论坛论文汇编,2014年4月

  [8] 李斯文:兰茂果蔬养生思想初探,首届兰茂中医药发展学术论坛论文汇编,2014年4月

  [9] 郑进,罗艳秋,熊金富:兰茂医学与云南中医学,首届兰茂中医药发展学术论坛论文汇编,2014年4月

  云南省发展中医药大会召开,李纪恒陈豪出席,云南网,2015年7月9日

责任编辑:高燕仙
相关阅读
郑进教授做《兰茂医学与云南中医学》学术专题报告
2014/07/04  国医在线整理
今日聚焦
这位29岁中医师的号为啥挂不上?
2015/07/21  健康报  14915阅读
脾虚女人老的快,调补气血春常在
2015/07/17  秦竹  13145阅读
云南省“第四届优秀青年中医”评选网络投票正式启动!
国医大师李济仁:自制“心血管”茶喝了40年,老年病都消了
重视产后调理,别让“月子病”相伴一生
2016/03/22  国医在线  982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