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迷雾学中医,一解藏象学说的奥秘

  2015-09-07  悦读中医  阅读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162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医学,源远流长,时至今日,拥有国粹身份的中医学,更是备受众人的青睐。一根银针,便能通经脉的神奇;三根手指,便能知疾病的玄机,不仅捍卫了人体健康,更展现了中医别具一格的魅力。喜欢中医的人群越发地庞大,想要酣畅淋漓地学习中医的也不在少数,怎奈中医如此博大精深,学习起来煞是费心,仅是中医基础理论就让一众人等傻眼,譬如藏象学说,到底为何物?与人体又有何关系?许多人或已觉得是雾里看花,别急!老中医教您拨开迷雾学中医,一解藏象学说的奥秘!

  藏象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包含了人体五脏六腑、经络、气血津液、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筋骨脉皮肉毛、精气神等理论。脏腑经络等深在人体之内,如“匣匮之藏禁器”,有“藏”之意。“象”是指脏器经络等外在的功能表现,可以使人看到五色、听到五音、嗅到五味、接触到脉诊等。反映脏器及经络气血的正常活动或在疾病状态下所出现的变化。“象”是由“物象”推衍出“意象”,再由“意象”反推衍“物象”的过程。通过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把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方面相通、相似或相近的属性、规律、物质进行充分关联类比,找出共同的特征和根本内涵,以“象”为工具进行标志、归类,以达到模糊、领悟、认识客体的目的。

  藏象理论的形成是源于《周易》象的理论和方法。《周易》卦象、爻数代表宇宙的统一整体,六十四卦为阴阳二爻的六层结构,反映了宇宙间事物联系变化发展的整体画面,是天地人三才与时空统一的整体系统。此外,五行模型构建了这一整体系统的框架,使藏象理论具有整体观的优势。

  藏象一词,出自《素问·六节藏象论》专篇,其理论内容涵盖于《内经》全书,以阴阳应象、司外揣内、由表及里、取象比类来阐释人与自然、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理论的起源、生理联系、病理传变等。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是说人的生命来源于天地阴阳之气,而化生有九窍耳目口鼻,前后二阴;五脏心肝脾肺肾;十二节两手、两肘、两臂、两足、两腘、两髀,都是天地之气所游行出入之处。

  又说:“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是说人之生具备五行之理,通贯精气神三才之气,若数犯五行规律,则会出现木有风邪、火有热邪、土有湿邪、金有燥邪、水有寒邪而伤人,所以说生五(五脏)、气三(精气神)是人身寿命之本。

  《素问·金匮真言论》以四时五行为核心,按照整体观念取象来说明人身五脏、五体与内外环境的联系,如:“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该篇还就四时气候与五藏的关系讨论了四季常见多发病,如:“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等。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者,仓廪之本,荣之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内经》此论是以五行为框架,以五脏为核心,以象为标志,进行模拟归类,即心在五行属火,色赤,味苦,在四季主夏,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在情志主神,为阳中之太阳;肺在五行属金,色白,味辛,在四季主秋,在体主气,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在志主魄,为阳中之太阴;肾在五行属水,色黑,味咸,在四季主冬,主藏精,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肝在五行属木,在四季主春气,色苍,味酸,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在志为魂,是罢极之本,为阴中之少阳;脾是化生水谷精微之处,在五行属土,色黄,味甘,在四季主长夏,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肉,在志主思,属于阴中之至阴。

  《素问·八正神明论》以象解释气血运行的虚实,如:“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是以天气寒温阴晴变化说明对气血运行的影响。又说:“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以象阐释五行五脏的生理功能,将自然界的各种变化与脏腑的生理病理表现相联系,推演出脏腑与自然界五方、五季、六气、五色、五味、五音、五志、五体、五官九窍等的变动关系,形成了人体内外环境相联系的五行系统,确立了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环境相统一的整体观念。

  藏象理论与整体观是中医学理论的灵魂,是古代先哲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引入阴阳五行学说,以取象思维方式对生命体进行抽象和综合归类所形成的,超越具体脏器组织结构的整体认识,用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而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这与现代方法论中的系统方法是何等的一致。

  系统论方法的特征是整体性、关联性、环境适应性和非加和性。藏象理论中人体与自然的统一关系和人体自身五脏系统的生克乘侮制化规律,充分体现了彼此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关系,特别是“小孔成像”理论,则更深层次说明了脏腑间功能的整合协调与放大交错重叠,而共同构成了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如《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项中。”

  《河间六书》说:“眼通五脏,气贯五轮。”肉轮指上下眼睑部位,属脾,主肉;血轮指内外眦血络,属心,主脉;气轮指白睛,属肺,主气;风轮指黑睛,属肝,主筋;水轮指瞳孔,属肾,主精。说明五脏精气构筑和支配眼睛的活动,眼目是五脏精气盛衰的外在表现。就五脏开窍而言,肝开窍于目,所以目又可以直接反映肝或神的活动。

  如《灵枢·论勇》说:“怒则盛气而胸腹胀,肝举,胆横,眦裂而目拘,毛起而面苍,此勇士之由然也。”再如舌为心之窍,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手少阴心经系舌本;足少阴肾经挟舌本;足厥阴肝经连舌本。舌质可以反映脏腑虚实,舌苔可以察外邪之深浅、胃气之盛衰存亡。有“气病察苔,血病观质”之说。从部位划分上:舌尖候心肺、舌边候肝胆、舌中候脾胃、舌根候肾。说明五脏精气支配着舌的活动,舌是五脏精气盛衰和病理变化的外在表现。在五脏中心开窍于舌,在病理变化过程中,不但“心”的病理变化可以从舌反映出来,而且还可以观察其他脏腑的虚实寒热、气血盛衰。

  其他还有耳穴、小儿察指纹、指诊等,都可以反映五脏的生理病理信息。“象”涵盖理,理寓于“象”,理象为一。中医学中有阴阳五行之象,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精气神、经络、卫气营血、四诊、八纲、方药等象,可谓是“象”医学。

  【本文摘自《草庐医录:步连珍五十年中医临证精要》(步东南整理)。来源于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编校发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王帆
相关阅读
跟我学中医 | 什么是月经先期?
2017/12/18  国医在线
跟我学中医 | 什么是月经病?
2017/12/18  国医在线
跟我学中医 | 月经产生机理的临床意义
2017/12/18  国医在线
跟我学中医 | 中医告诉你月经是如何产生的
2017/12/18  国医在线
今日聚焦
这位29岁中医师的号为啥挂不上?
2015/07/21  健康报  14912阅读
脾虚女人老的快,调补气血春常在
2015/07/17  秦竹  13144阅读
云南省“第四届优秀青年中医”评选网络投票正式启动!
国医大师李济仁:自制“心血管”茶喝了40年,老年病都消了
重视产后调理,别让“月子病”相伴一生
2016/03/22  国医在线  982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