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期调节针法治疗贝尔氏面瘫

  2016-12-08  国医在线  阅读   

杨增荣 徐金龙 黄昆 曹加伟 黄梅 严晶 杨泽冠 庄海娜 钱靖 赵荣(云南中医学院)

(本论文荣获“第三届兰茂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摘要】目的:观察三期调节针法治疗贝尔氏面瘫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早期轻调、中期中调、后期微调“三期调节针法”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针刺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治疗前、1疗程、3疗程时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标准比较,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3个疗程后进行后遗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三期调节针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明显。

  【关键词】贝尔氏面瘫;针刺;三期调节针法;临床观察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ment of San Tiao Acupuncture Therapy for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YANG Zeng Rong ,XU Jin Long,HUANG Kun,CAO Jia Wei,HUANG Mei,YAN Jing,YANG Zei Guan,ZHUANG Hai Na,QIAN JIN,ZHAO Rong(Yunnan Univercity Of TCM,Kunming 650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an Tiao Acupuncture Therapy on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two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 of 30 cases received "San Tiao Acupuncture Therapy" for softly adjustment、 middle adjustment、slightly adjustment in the early 、metaphase and later. The control group of 30 cases received ordinary acupuncture. Results The total efficacy rate was 96.7%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7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P<0.01). After 3 courses of treatment, two groups has a comparison of incidence rate of sequelae, an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P<0.01).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San Tiao Acupuncture Therapy in treating intractable facial paralysis is obviously.

  Key words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Acupuncture; San Tiao Acupuncture Therapy; Clinical observation.

  贝尔氏面瘫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又称Bell氏面瘫。系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其临床表现以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为特点,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1]。该病是临床针灸疗法的优势病种之一,我们在临床应用三期调节针法治疗贝尔氏面瘫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患者60例均选自2015年7月~2016年8月云南省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把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如下:

表一

  注:各基本资料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所用60例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面神经麻痹诊断标准;②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面瘫,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耳科疾病和外伤引起的贝尔氏面瘫;③治疗期间停止一切其他治疗方法④年龄在12~56岁之间。

  1.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贝尔氏面瘫诊断标准;②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耳科疾病和外伤引起的贝尔氏面瘫;③妊娠期及准备妊娠的妇女;④病情危重,难以对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确切评价者;⑤精神病患者。

  2、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①急性期(发病1周以内)以轻度调节为主。急性期取穴宜少而精,主要取手阳明大肠经穴以及面部患侧3个左右阿是穴;进针深度宜浅,针刺手法宜轻,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进针得气后进行小剂量的提插捻转针法或者不使用行针手法;急性期不主张使用电针恢复期(发病1周至3个月以内)以中度调节为主。对面部肌肉进行电刺激。②恢复期取穴时宜适当,可比急性期取穴稍多一些,主要取手阳明大肠经、经外奇穴、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穴及患侧阿是穴;针刺手法宜适度,进针深度可根据病情调节深浅,进针得气后可进行中等剂量的行针手法刺激腧穴(此期局部面神经炎症减弱,神经炎性水肿吸收较快),恢复期可使用电针及灸法进一步改善面部血液循环,促进面神经及面部瘫痪肌肉的恢复。③恢复后期(发病3个月以上)以微调为主。针对患者面神经及面部肌肉力量恢复的情况,针对局部明显症状的不同选用局部穴位和适宜的针法和刺激量细微的调节局部的表情肌的运动障碍或不到位。

  选穴:①急性期:主穴取患侧牵正、合谷。配穴:患侧阿是穴(数量宜少2~4个)。②恢复期:主穴取患侧健侧牵正、合谷,患侧睛明、颊车、鱼腰。配穴:患侧阿是穴、颧髎、阳白、承浆、水沟等。③恢复后期:依据患者面神经及面部肌肉力量恢复的情况,以局部凸显症状来选取特定穴位。

  操作方法:①急性期:选取0.25mm×40mm不锈钢毫针,左手拇指或食指切按穴位,右手将针浅刺入穴内,候气至,连续小幅度提插捻转5~10次或不使用行针手法(据病情定),守气30秒,留针15分钟后,缓慢出针。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期间休息2~3日。②恢复期:选取0.30mm~0.35mm×40mm不锈钢毫针,左手拇指或食指切按穴位,右手将针浅刺入穴内,候气至,刺手连续大幅度提插捻转20~30次(据病情定),使针感传至病所,产生热感,守气1分钟后,风寒证或虚症用3cm左右艾柱置于针柄行温针灸,肌力恢复较差者使用电针仪留针25分钟后,缓慢出针,按压针孔。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期间休息2~3日。③恢复后期:选取0.25mm~0.35mm×40mm不锈钢毫针,以微调为主的一系列方法。例如:患者口角歪向健侧较重,使用0.30mm×50mm不锈钢针灸针从患侧颧髎穴透刺地仓穴后使用滞针牵拉疗法单纯治疗口角歪斜;如患者眼睑闭合仍较差,选取0.25mm×40mm不锈钢毫针,嘱患者轻闭患侧眼睛,左手按压患者眼球,刺手将针缓慢刺入睛明穴,针刺深度为0.3寸~0.5寸,候气至,连续小幅度提插捻转5~10次,守气30秒,留针25分钟后,缓慢出针,嘱患者按压针孔3分钟;如局部有顽固性病症则针对该部位予以深部刺激或增大电针、艾灸等刺激量。

  2.2  对照组

  主穴:患侧阳白、颧髎、合谷、太阳、睛明、攒竹、鱼腰、颊车、四白、承浆。每次取患侧5~6穴,交替使用。配穴:翳风、水沟、地仓、下关、风池、头维。

  操作方法:选用0.30mm×40mm不锈钢毫针,左手拇指或食指切按穴位,右手将针浅刺入穴内,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期间休息2~3日。

  3、临床疗效评价方法

  参照第五次国际面神经外科专题研讨会推荐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Ⅰ级(正常):面部运动功能正常,没有无力及联带运动。Ⅱ级(轻度功能障碍):面部运动功能仅有轻度不对称,可能有轻度的联带运动。Ⅲ级(中度功能障碍):有明显的不对称及明显的继发性缺陷(即并发症),但是额部有运动,额部运动的出现表示神经功能没有完全变性。Ⅳ级(中度严重功能障碍):明显不对称,没有额部运动,面部无力伴有毁容性联带运动或集团性运动。Ⅴ级(严重功能障碍):面部仅有轻微的运动,额部没有运动,面部功能没有恢复到出现继发性缺陷。Ⅵ级:患面部没有任何的运动或肌张力消失。

  3.1疗效标准

  痊愈:达Ⅰ级。双侧横纹、上下眼睑闭合、鼻唇沟、鼻中沟、颊唇沟及患侧面部表情肌功能均恢复正常,自觉症状消失。

  显效:达Ⅱ级。双侧额纹、鼻唇沟基本对称,眼睑闭合完全,皱眉略无力,鼓腮不漏气,进食不留滞残渣,呲牙时可见口角略不对称。

  好转:由Ⅳ、Ⅴ、Ⅵ级经过治疗后到达Ⅲ级。

  无效:经过治疗后仍为Ⅳ级以上者。

  3.2 统计方法

  定量资料的描述采用均数与标准差;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的描述采用例数与百分比;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所有统计分析采用SAS 9.3 统计软件完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1)两组病例各疗程治疗后House-Brackmann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不同疗程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经成组t检验,t=1.03,P=0.309;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疗程后,经成组t检验,t=5.15,P<0.001;两组2疗程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分值低于对照组;3疗程后,经成组t检验,t=3.56,P=0.001;两组4疗程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分值低于对照组。

  (2)两组患者3个疗程后遗症发生率比较见表3。

表3 3个疗程后后遗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间的后遗症发生率比较,经Pearson卡方检验,卡方=5.46,p=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3)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4。

表4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两组间的有效率比较,经Pearson卡方检验,卡方=7.68,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好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平均疗效比较,经Wilcoxon秩和检验,Z=2.23,p=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好于对照组。

  4、讨论

  贝尔氏面瘫属于中医学“口僻”、“口眼歪斜”范畴。其病因为气血亏虚,经络空虚,风邪入络,致面部经脉失养,筋肌迟缓不收所致,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称“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则筋急引颊,故使口僻”,近代文献甚至教材中将外感邪气侵袭经脉、经筋功能失常归结为其因[3]。若失治迁延日久气血亏虚,面部筋脉长期得不到营养而弛缓不用,则形成顽固性面瘫[4],还有学者认为炎症、外伤、颅内外肿瘤、脑桥或者延髓病变也可引起特发性面神经麻痹[5]。贝尔氏面瘫急性期,符合急性期以轻调为主的方法。针对患者病情,浅刺睛明穴以调节额纹变浅,闭目不全的症状;使用颧髎、颊车穴调节鼻唇沟明显变浅,鼓腮漏气,口角歪向右侧的症状,以泻法针于合谷疏风解表;以小剂量灸翳风穴祛风散寒,除痹通络,《黄帝内经》有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在贝尔麻痹早期治疗中灸法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运用翳风穴灸治,急性期针刺手法宜轻,以浅刺为主;急性期不主张使用电针对面部肌肉进行电刺激。恢复期以中度调节为主。贝尔氏面瘫恢复后期,符合恢复后期以微调为主的方法。针对患者病情,针刺睛明、承泣穴以调节额纹变浅,闭目无力的症状;使用颧髎穴透刺地仓穴滞针牵拉疗法、牵正穴调节左侧鼻唇沟明显变浅及鼓腮漏气,口角歪向右侧的面部肌肉力量欠佳的症状,以泻法针于曲池、合谷穴疏风清热;以承泣、颊车、大迎穴三个压痛点强刺激疏通经脉,使不同的病情在局部均运用不同的针法和刺激量细微的调节该部位的症状来达到微调的目的。患者因长期得不到合理的治疗,局部缺血状况得不到及时纠正,以致局部面神经受损,面肌得不到充分的营养,而形成病情复杂或者失治误治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较高和预后不良的情况,所以正确区分和辨识贝尔氏面瘫的并发症以及后遗症,有利于临证治法的确立和治疗方法的选择,三期调节针法治疗贝尔氏面瘫正是通过急性期轻调、恢复期中调、恢复后期微调的三期调节方法,适应了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的机理,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王颖.针灸分期治疗贝尔氏面瘫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10,30(1):23-2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4-25.

  [3]高尚.中医对面瘫的认识和诊治的误区及对策[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11):70-72.

  [4]杨冲.温通针法配合透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5):287-288.

  [5]李瑛,吴曦,胡卡明等.针灸择期治疗贝尔氏面瘫临床研究现状与评价[J].中医杂志,2008,49(5):465-468.

责任编辑:高燕仙
相关阅读
第七届兰茂论坛暨2020年云南省中医药界学术年会在昆举行
2020/12/20  国医在线
关于召开第七届兰茂论坛暨2020年云南省中医药界学术年会的通知
2020/11/15  国医在线
关于召开第七届兰茂论坛暨2020年云南省中医药界学术年会的征文通知
2020/03/13  云南省中医药学会
刘尚义 | 兰茂论坛多而雅,承先启后更风流
2019/11/21  国医在线
今日聚焦
这位29岁中医师的号为啥挂不上?
2015/07/21  健康报  14906阅读
脾虚女人老的快,调补气血春常在
2015/07/17  秦竹  13143阅读
云南省“第四届优秀青年中医”评选网络投票正式启动!
国医大师李济仁:自制“心血管”茶喝了40年,老年病都消了
重视产后调理,别让“月子病”相伴一生
2016/03/22  国医在线  982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