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茂学术传人管氏医家及其主要学术著作初步研究

  2017-09-27  国医在线  阅读   

王伟 秦竹

(云南中医学院)

(本论文荣获“第四届兰茂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摘要:通过论述管氏医家的学术传承、代表人物、主要著作、学术思想等内容,梳理了管氏医家对兰茂的学术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管氏医家;管浚;《滇南本草》;

  The preliminary study on Guan's physicians as the Lan Mao's academic descendant and its major academic works

  WANG Wei QIN Zhu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unming 650500,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academic heritage, representatives, major works, academic thought of Guan's physiciansetc, combs the academic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on Lan Mao.

  Key words: Guan'sPhysicians; Guan Jun; The South Yunnan Material Medica;

  嵩明管氏自先祖管群蕃师从著名医药学家兰茂起,世代以医为业,传承和发展兰茂学术,人才辈出。尤以第十代传人管浚为代表,对《滇南本草》的整理刊刻、流传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云南中医药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第十三代传人管鹏声教授,将其先祖世代珍藏的《秘方》手稿公诸于世,并详加诠释,名为《管氏医家十二代秘方选注》[1]1,是管氏医家历代传承的经验总结,为研究管氏医家学术思想提供了重要参考。

  1.管氏医家学术传承

  兰茂是云南著名的中医药学家,其留心医药数十年,研心滇中蔬菜草木种种性情,第一次将云南的地方民间药物的作用与中医学的理论结合在一起[2],对于推动云南地区医学及药物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管氏先祖管致和于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随沐国公平定云南,与兰茂父辈同来云南,后定居嵩明杨林[3]。管致和长子管群蕃,青年从戎,壮年拜云南医药学家兰茂为师,潜修医道。《管氏家谱》记载:“管群蕃系兰止庵先生的得意弟子。他不仅继承了兰先生的学术思想,而且发扬光大,世袭其业,业医而精于绘画”。篙明州、县志记载“管群蕃,明朝扬林人,号东晦,精研理学,善医,能文……人称他和兰茂为两隐君。”管致和四子管群仁,少通儒学,擅诗文书画,后弃儒学医,精通脉理,并收藏兰茂手稿传给后人。

  管群蕃、管群仁为管世医家开创者,有明以来,后裔以医为业,不断传承演绎和发展,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传至管暄(1820~1889)、管浚(1841~1893)兄弟,已历八代[1]2。清·光绪年间,管浚与其兄管暄将家藏兰茂手稿、《滇南本草》遗本献出,并重加整理,增补修订,后附《医门擥要》两卷,付资刊刻流传,即今之《滇南本草》务本堂版,是为《滇南本草》的第一次正式刊印流行。

  2.管氏医家代表人物

  管浚(1841~1893),字文明,号正音,云南嵩明县杨林人,为管氏医家集大成者,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兰茂弟子管群蕃第八代孙。清代廪生,咸丰年间补博士学士。聪颖尚学,性刚好义,通物理、天文、诗词,画尤擅长。幼承父业,留心于医药,曾在昆明杨林开设“万春堂”诊所,制方配药,悬壶济世,名满一方[4]。

  2.1整理增补、重订刊刻《滇南本草》

  管浚是首次刊刻《滇南本草》,并使之定本流传的人。在此之前,明医药学家兰茂,“酷好本草,考其性味,辨地理之情形,察脉络之往来,留心数年,合滇中菜蔬草木种种性情,并著《医门擥要》二卷,以传后世。”然原稿经明末兵燹,“残缺无存,其或存者,传写多讹。”而流传之手抄本内容各异,品类差别悬殊,辗转传抄,使人真假难辨,因所见版本不同而产生众多疑问[5]。

  管氏每念及此,感慨良多。承先祖遗德,家学渊源,有明以来,管群蕃师从兰茂先师起,即世传以医为业,传承不衰。所幸“家有残篇,奈年远代湮,不无废坏”,因同其兄管暄“向里人中寻访旧存,互相校对,亲为抄补”,在此基础上,增补中草药种类至458种,同时借助其水墨绘画功底,绘制药图,重订注疏,同时收载附方近600首,单验方500余方,并附《医门擥要》二卷于其后,全书共五卷四书,使之成为一部较完整的著作。念及此书藏于自家,毕竟获益有限,为利于医药事业,济世救人,光大弘扬兰茂医药学术,“俾得者朝夕采览,识见广资,庶不贻误于医药”。即捐出家藏遗本一部,于光绪丁亥(1887)年仲冬,自筹刻资,延请昆明务本堂刊刻,定名为《滇南草本》行世。此为《滇南本草》第一次正式刊印本[6]。

  务本堂版《滇南本草》共五卷,前三卷为本草正文,四、五卷为《医门擥要》,全书载药458种及部分病案、脉理、治法、附方,为诸版中载药最多者。务本《滇南本草》的问世,使省内外广大医药工作者得以重见是书,成为诸多医者案头常备的书籍。管浚昆仲对《滇南本草》的整理、增补和刊刻,为保存这一珍贵的医药文献,促进该书的流传,推进云南中医药及民族医药学的发展、融合做出了重要贡献。

  2.2 医学成就

  管浚在医学上亦有较大的成就。他继承了管氏历代传承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刻苦研读传统中医药学理论,成为滇中一带有名的医生。其总结了历代医家对四诊的认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体会,在《医门擥要》上卷脉学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写出了《脉学全书》上、下卷及尾卷。全书计约8万余字,从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气血津精、脏腑经络出发,论述了脉诊与其相互关系。并强调切脉与望、闻、问结合,四诊合参,“使学者读之,先得三诊之法,然后与切脉相参,而病无遁情矣”[7]。

  管浚对“急症”亦有一定造诣[8]。他将深入研究家传“杨林丸”并用于治疗多种急症,临床治疗高热、昏迷、惊风、痰喘、阳厥、二便不通等实热急重症效显著,今用于治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急重症亦很有效果,仍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价值。他善用丸散膏丹治疗危急重症症,还创制八宝散、千金万应锭等多种急救方药,遇有急证,每先以丸散丹剂开路,继施以辨证治疗,活人甚多,深得群众的爱戴和敬仰。

  3.管氏医家主要著作

  管氏医家的著作除《脉学全书》外,还有根据收集的民族民间单、验方编撰而成的《海上仙方》、《一百一十六首秘方》以及《伤寒舌诊》、《医学必读》等书,惜因家资在刻《滇南草本》时已耗殆尽,再无力付梓,而只留下手稿,世代相传。后管氏医家第十三代传人管鹏声教授,积数十年研究心得,将其先祖世代珍藏的《秘方》手稿公诸于世,并详加诠释,名为《管氏医家十二代秘方选注》[1]3。

  《管氏医家十二代秘方选注》系从管氏医家十二代家传秘方手稿中筛选而出,在介绍历代学术经验和各科治病验方的基础上,参考古今医籍,吸收现代研究成果,分别科条,阐述其制方理论及临证运用等内容。

  此书上卷验方以歌诀形式,按病症分类,介绍单验方90余剂,是管氏医家临床诊疗经验的总结,介绍了许多云南地方民族用药经验,是在《滇南本草》对药物认识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下卷丸、散、膏、丹,按方剂作用分类,介绍了101个成方。大多是管氏医家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精华,也是过去“万春堂”生产的成药制剂,其中许多是首次公布配方和工艺的,如杨林丸、霜雪散、万春丹等,从而揭开了这些成药的历史之谜[9]。

  4.管氏医家学术思想

  自管群蕃、管群仁师从兰茂习医以来,管氏后人以医为业,一脉相承,不断演绎,形成一套以丸、散、膏、丹剂为先导,继之辨证施治,遣方用药的治疗方法,创造了“六腑通、气血活”的学术思想,为中医急症学术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3]3。

  管氏认为“六腑通,气血活”,提出“通腑活血法”的治则治法,既对历代医家“通腑”、“活血”法的继承,同时又创新了诸多的用药特色。通腑活血法的基础是将“六腑通,气血活”作为生命存在的一种基本生理现象来认识的,而疾病尤其是危急重症的治疗目的就是恢复这种生理平衡状态。故凡属痰水积滞、瘀血热毒内盛的危急重症,均可应用通腑活血法,清除病因,扭转病势,恢复气机升降正常运行。其代表方剂杨林丸,据《嵩明州志》记载,为清·管浚发明创制。其主要药物为厚朴、山楂、麦芽、陈皮、砂仁、豆翘、朱砂、巴豆等,一直由云南管氏万春堂制售,解放后经批准,以葫芦为商标生产制售,广受赞誉。

  现代统计分析结果[10]表明,管氏“通腑活血法”法主要通过泻下和化痰宣降肺气的药物通腑气,消食化积和活血化瘀行气的药物来行气活血,值得后世借鉴,对于现今临床上心肺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危重病人患者,都具有理论性的指导意义和临床依据。

  小结

  管氏医家作为兰茂学术的传人,为保存整理刊刻兰茂著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且管氏医家传承发展兰茂医学,在长期医疗活动中探索总结,不断吸收民族民间医药学经验与认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因少有管氏医家著作问世,世人对其认识了解较少,而以往对兰茂学术的研究考证中,鲜有提及管氏医家的作用。随着“兰茂医学”文化学术品牌的树立与相关研究持续推进,整理研究兰茂医学在管氏医家的传承与发展,对于丰富兰茂学术思想研究,完善兰茂医学体系,发展云南中医药学术,彰显独特的民族特性和区域特性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管鹏声.管氏医家十二代秘方选注[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郑进.试论云南中医药与民族医药之关系[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30(5):1-4.

  [3]管鹏声.《滇南草本》与管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1999(5):303-305.

  [4]邱纪凤.云南医林人物[M].云南科技出版社,1993.

  [5]兰茂.滇南本草[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6]杨国祥.《滇南本草》的作者与版本探述[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8(1).

  [7]邱纪凤.《滇南草本》与管氏医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0(2):35-38.

  [8]马逢升.《滇南本草》的整理者——管浚[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1).

  [9]曾育麟.解开《滇南本草》历史之谜——为《管氏医家十二代秘方选注》作序[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1997(1).

  [10]刘舒,王臻,秦竹.现代统计学分析清代医家管氏“通腑活血法”思想的方证概况[J].科技经济导刊,2016(19).

责任编辑:高燕仙
相关阅读
第七届兰茂论坛暨2020年云南省中医药界学术年会在昆举行
2020/12/20  国医在线
关于召开第七届兰茂论坛暨2020年云南省中医药界学术年会的通知
2020/11/15  国医在线
关于召开第七届兰茂论坛暨2020年云南省中医药界学术年会的征文通知
2020/03/13  云南省中医药学会
刘尚义 | 兰茂论坛多而雅,承先启后更风流
2019/11/21  国医在线
今日聚焦
这位29岁中医师的号为啥挂不上?
2015/07/21  健康报  14913阅读
脾虚女人老的快,调补气血春常在
2015/07/17  秦竹  13144阅读
云南省“第四届优秀青年中医”评选网络投票正式启动!
国医大师李济仁:自制“心血管”茶喝了40年,老年病都消了
重视产后调理,别让“月子病”相伴一生
2016/03/22  国医在线  9820阅读